南耕錄
Beschrijving
孫立川
ISBN: 978-988-201-467-1
天地圖書
218 頁 平裝 14 x 21 cm 2003
這是一本為「書」而寫的書。
書中收有作者窮十餘年之巧狶@的研究之見,內容包括版本目錄之學、古典小說版本考證、善本古籍的逸話以及作者的編書餘談,其中對明清說部的版本考證尤值得古典小說研究者參考。誠為香港年稀見的另類書籍。
選載:
日本所藏《三國志演義》版本叢考
《三國志演義》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部佔有重要地位的長篇小說,數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熟知。由於它在流傳過程中在時間(持續的漫長的歷史中)、空間(所擁有的讀者層次)上得天獨厚地受到重視,因而由這部小說衍生出來的成語、典故以及文學作品、軍事戰術之類的副產品不勝枚舉。更有甚者,因這部小說而被神化、被奉祀、封謚為「神」的(關公)英雄,至今仍香火不絕。這在中國的「四大奇書」中是絕無僅有的。可見,這部演義對中國社會的滲透與影響是非常厲害的。自《三國志演義》問世以來,正因為它廣為世人所喜愛,而書坊大加刻印,好事者妄加竄改、刪削續貂之事亦屢見不鮮。《三國志演義》的版本也就各領風騷,有時亦令三國研究者各執一端,爭訟不已,因而有必要對此書的版本作一個正本清源的了解,並對其版本的嬗變過程作出科學的判斷。譬如說,「尊劉抑曹」思想是三國文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論題。如果能從版本材料上進行甄別、比較,就可以對這一主題形成的歷史過程握有客觀的認識。本文所限的雖僅是日本國內所藏《三國志演義》諸版本的考察,事實上是對三國志主要版本的一個調查與研究,具體原因,下文中將會提供詳細的說明。
一、《三國演義》的成書及其作者
在對諸版本進行考證之前,應該對《三國演義》的成書過程及作者作一個簡略的回顧與介紹。三國故事自陳壽的《三國志》史書一出,就一直廣泛流傳於民間。隋代就有戲劇演三國之事。杜寶《大業拾遺錄》記有隋煬帝觀水上雜戲表演,列有曹操譙水擊蛟、劉備檀溪躍馬的戲目。唐代李商隱有《驕兒詩》云:「或謔張飛胡,或笑鄧艾吃。」可見至晚唐時,三國故事已是家喻戶曉,老幼皆知。平話在宋代得以大發展。《東京夢華錄‧卷五》曾記述:在瓦舍,說三分為說話之一專科,與五代史並列。此一資料與蘇東坡《志林》中關於三國故事之文字,人...